教学科研

化学系教授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论文

分享

近日,以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化学系硕士生邓一博和博士生龙腾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廖清教授、付红兵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发表了题为《高性能圆偏振晶态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该工作被《美国化学会志》选为封面文章。

圆偏振(C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新型显示和光子技术等潜在应用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传统薄膜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在圆偏振发光不对称因子(gEL)、发光方向性、窄带发射等方面表现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廖清教授和付红兵教授课题组与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基于非手性有机晶体构建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利用该器件中光子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实现了自旋能谷锁定的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具有相反圆偏振(CP)特性的光子从不同的自旋能谷发射。这些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表现出3.65%的外量子效率(EQE)、16纳米的窄带发射、接近98000每平方米坎德拉(cd/m2 )的最大亮度和高达1.80的不对称因子(gEL),是有源单晶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的最佳性能之一。这一策略为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在未来近眼显示和片上集成器件提供了有益借鉴。


1726730408912097373.jpg


1726730417126029024.jpg


《美国化学会志》是美国化学学会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879年,为化学领域顶级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14.4。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高精尖成像中心、首师大交叉研究院等基金资助。被X-MOL(化学资讯平台)等多家网站平台宣传报道。近年来,化学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化学系将围绕学校“攀登计划”,加强博士学位点建设,加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提高我校整体科研水平及国际学术影响力做出贡献。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002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