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演化教育部创新团队揭示白垩纪昆虫的婚飞行为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演化教育部创新团队于6月28日在自然科学综合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6.8)在线发表了题为《白垩纪中期婚飞的石蛾》(Swarming Caddisflies in the Mid-Cretaceous)的研究论文。
婚飞(swarm)是昆虫求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群体聚集行为。蜉蝣、石蛾以及许多较为低等的双翅目昆虫都具有婚飞的习性。昆虫婚飞时成群结队的雄虫释放信息素或者声音来吸引雌虫,由此大大提高雄虫找到配偶的几率。但婚飞的起源及早期演化等重要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
围绕这一科学难题,王佳佳博士在导师任东教授的指导下检视了百余件缅甸白垩纪中期昆虫聚集的琥珀标本,建立五个新种:分支琴瑟石蛾( Copulariella ramus )、鹊桥古氏石蛾( Palerasnitsynus queqiaoi )、七夕古氏石蛾 Palerasnitsynus qixi )、聚集古氏石蛾( Palerasnitsynus aggregatus )和绣球古氏石蛾( Palerasnitsynus xiuqiu )。
通过系统的标本检视,发现该时期毛翅目昆虫存在性二型现象,并获得了琥珀毛翅目集群中雌雄成虫一系列重要特化和差异:雄虫的口器极其退化、较大和突出的复眼、雌虫膨大的腹部、特化的翅形和雌雄交配姿势以及集群内雌雄数量差异等,同时结合统计和测量所有保存较好个体的虫体参数以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在白垩纪中期毛翅目昆虫已经演化出婚飞行为。祖先状态重建分析表明婚飞行为是毛翅目的祖征。而在毛翅目演化中,作为祖征的婚飞行为也出现多次逆转现象。
与现生石蛾的婚飞行为相似,中生代石蛾婚飞发生的时间很可能出现在黄昏之后。中生代以来,鸟类、翼龙和蜻蜓对白天活动的昆虫造成了比较大的生存压力。但祖先状态分析表明仅个别毛翅目的演化支系缺失婚飞行为,暗示这些昼行性飞行掠食者并未对毛翅目的婚飞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到了新生代,出现了夜间飞行并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掠食者—蝙蝠。始新世的早期,很可能因为蝙蝠的存在,对具有婚飞行为的毛翅目产生了强大的捕食压力,造成很多毛翅目支系婚飞行为的丧失。
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王佳佳博士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任东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北地质大学副教授张维婷、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迈克尔.恩格尔(Michael S. Engel)、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史宗冈和国家自然博物馆裘锐博士为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