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根植传统,画述当代——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笔画科研创新团队

分享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工笔画是成熟最早的艺术样式,创作者在使用“三矾九染”“九朽一罢”等技法的绘制过程中,追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严谨细致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当代中国工笔画艺术格局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经过数代人的积累形成了力量雄厚、特色显著、业绩丰实的“中国工笔画团队”,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该团队成功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团队以传承、发展和创新传统工笔画为根本目标,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导向,高效推进新时代工笔画艺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工笔画团队”成员

一、坚定文化自信,以传统精神描绘时代新象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中国画画种,工笔画代表了中国艺术格物致知的审美理想,它秉持了在具象与意象之间寻求平衡的理念。具象是使表达之物有所客观依据,而意象造型则是发挥艺术家主观能动性的必经之路,两者的有机融汇反映出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与表达世界的方法。“意象性”是中国画家将“意”作为创作主体的精神内核,基于对自然造化的真实感受,进而诉诸“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达,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津梁。意象性的审美理念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并且在几千年历史中逐渐演化出了独特的造型方法和表现语言。自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工笔画在保留古典审美意识、表达意趣和媒材技法的同时进一步吸收了西方艺术中光影、透视、明暗等造型因素,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面貌。

由于注重精神与技术上的包容性,工笔画在表现新时代题材内容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为工笔画的时代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法理依据。团队负责人王海滨教授认为:“时代生活是工笔画艺术化古为今的重要创作创新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艺术语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诉求、审美意趣、精神面貌与古代的情形大有不同,所以深入现实生活,描绘当代有时代特色的题材内容,同时用传统技艺表现时代精神,是团队推进工笔画创新的重要路径。


王海滨《塔吉克祝福》 199cm×193cm 绢本重彩 2019年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工笔画团队”重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技法、媒材与人文内涵等要素,探索、研究其多个维度的当代创新发展,将工笔画的艺术特质与民族文脉传统、现实生活相结合,深入探索北京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与工笔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内部关联,力争创作出兼具传统风韵和现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同时团队成员充分开掘文以载道的内在潜能,立足于新时代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及以此为中心辐射的学科建设,利用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类学科文脉渊远、业绩丰硕、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重点挖掘整理、广泛传播北京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和革命传统等相关艺术资源,在繁荣文艺创作、服务首都公共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美术学院王海滨教授所带领的“中国工笔画团队”成员秉持知行合一、心物不二的创作精神,不断研习传统,观照当代,切合时代审美,深入体察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在关系,以工笔画多元形式表现所思所见,努力创作出源于生活、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孙志钧《暮归》 105cm×150cm 纸本设色 1994年

韩振刚《着盛装的模特》 60cm×120cm 绢本重彩 2002年   韦红燕《红衣花侍者》No.2 82cm×43cm 绢本设色 2004年

二、教、学、研有机融合,用科学数据还原传统艺术精粹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恢宏的工笔画巨制——《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虽然跨越千年,却仍然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为后人所赞叹,此作“千年不变色”的奥秘便源于工笔画独特的媒材技法。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及矿物色图谱

传统工笔画的颜料以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为主。其中有机颜料指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具有含蓄、润泽、空灵、透明的特点,适合渲染、刻画细部,以营造画面意境美。而无机颜料提取自天然矿石,有较强的覆盖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挥发和变色。在工笔画创作中,通常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相结合,在植物色达到饱和的基础上再施染矿物色,视觉效果既古朴厚重,又透亮鲜艳,两者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共同构成了工笔画的整体美感。

美术学院“中国工笔画团队”坚持根植传统,使用纯天然的媒材技法,将技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发掘媒材技法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如工笔画“现状模写”研究方法需进行对天然矿物色、天然土质色、金属箔等传统绘画材料的实验拓展研究,还需进行与天然颜料同等品质的人工合成颜料的拓展研发,以弥补传统绘画材料的颜色种类和绘制过程中诸多局限性及原料有限的缺陷。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系统研究传统媒材、技法,恢复了传统工笔画颜料的研制与普及,满足专业画家、文博工作者乃至广大美术高校师生创研、临摹、修复之切实所需,以保证作品恒久的稳定性、材质美,同时研究一套材料颜色的光照老化试验数据,完善颜色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具体参数,为国内工笔画经典作品的保存、典藏、传承等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渐打造了专业化、科学化的实验室,能够高质量完成创研成果的展览与学术著作,形成一套可以复制、传播的传统工笔画临摹体系与传统媒材研制开发体系。

人工矿物颜料研发色标

在师资构成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笔画专业可谓薪火相传,形成了中国工笔画创作、研究与人才培育的重要学术基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学院前辈教师俞致贞、姜燕、刘福芳、侯幼珍、贾克德、吴敏荣等,皆为中国现代工笔画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其后,孙志钧、韩振刚、韦红燕、汪港清、郭继英、刘彦、白燕、王海滨等中青年画家沿此脉络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延展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此次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的“中国工笔画团队”负责人王海滨为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团队成员孙志钧、韩振刚、韦红燕、汪港清、袁玲玲、张鹏等担任中国工笔画学会荣誉副会长、常务理事等相关任职。可以说,他们的艺术探索、学术影响,对当下中国工笔画传承、创新、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项目团队成员主要有孙志钧、韩振刚、韦红燕、汪港清、韩朝、袁玲玲、任艺、王云曲、张鹏、刘韬、任军伟、许珂等,年龄梯次、职称结构较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8人、副教授2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后2人,工笔画创作师资8人、理论研究师资4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践与理论共融,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合力和高端优势。可以说,经过三代艺术家(教师)的不懈努力,美术学院已经形成一支艺术水准高、年龄结构合理、凝聚力强、业内知名度广泛、教学与研究同步推进的工笔画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首都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优势,打造了中国工笔画材料实验室、传统工笔画“现状复制”实验室。实验室的建造思路是“以科学数据切入,以艺术体验走出”,实验平台目前分为:古代绘画情景体验区、保存科学数据分析区、作品制作与教学区、传统绘画颜料展示区、颜料制作及拓展研发区共五个部分。具备艺术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情景体验式教学、教、产、学、研融合的显著特点。

其一,中国工笔画材料实验室,其建造思路是以传统绘画材料为媒介,由“古典”入“当代”。以颜料拓展研发为科学手段,以材料表现为艺术体验,在材料语言的拓展研究中增加传统工笔画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进行创新与对话的同时,与国际艺术潮流有效接轨。

其二,传统工笔画“现状复制”实验室,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主观临摹”,是在保存科学客观数据的支撑下,实现对古代绘画的忠实再现。以“文物保护”“古画复制”“技法传承”三位一体的跨学科思维,弥补了高校教学中古代绘画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脱节,完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教学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可以为文博机构提供复制技术和样品,同时可以给学生接触文物的学习机会,实现互惠融通。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46cm×180cm 绢本重彩 

“六法”中所讲的“传移模写”是指导绘画创作的重要法则之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直延续临摹传统精品的美术课程,因为临摹精品可以深刻认识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样式和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深入体会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并传递中国画的美学意境。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马硕回忆:“作为工笔人物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临摹过白描作品如《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工笔设色作品如《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研究生期间我们工作室跟随王海滨老师去辽宁省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驻足在《簪花仕女图》前,发现了许多之前临摹时被忽视的小细节,如颜色并非完全按照轮廓线施染,在指尖、面部、衣裙、花卉等处,颜色有时在线外,有时未染全,体现了工笔画的写意性。纱衣的用笔表现也极富情绪变化,提按、转折、干湿、浓淡中透露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海滨为学生做临摹示范

三、赓续中华传统文脉,为首都文化建设助力增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长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坚持立足时代精神,将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生活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传统技艺在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近年,国家陆续推出的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文化战略与艺术创作指向,代表着当今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准。我校美术学院整合了工笔画创作与研究、美术史论、文化传媒、材料理化分析研究等方向的重要师资,通过构建科学化、多元化的工笔画创新研究体系,促进团队创研成果转化,实施科教融合,切实加强高水平、专业化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北京地域文化需求,尤其是有针对性地探索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与工笔画艺术创作的交互融合,在该领域锻造具有首都精神、风貌与格调的“北京”范式。在此基础上,我校美术学院教师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其中:2021年9位老师11幅作品获批了中宣部等相关部门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2022年上半年,学院4位老师的5幅作品获批,成果更多地涌现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学术亮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首都师范大学获得组委会颁发的组织工作“荣誉证书”,是全国获此荣誉的组织创作单位20家中唯一一家师范类高校。


王海滨、孙志钧《巅峰——1981年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 265cm×800cm 2021年


首都师范大学2021年获中宣部“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组织奖表彰

“中国工笔画团队”将在现有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基础上,搭建创作与研究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产出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工笔画精品力作与学术著作,并以人才培养、社会美育等视角进行整体观照,强化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互动关系,传播首都师大的工笔画创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形成团队的学术品牌,赋予传统工笔画技艺新的时代“流量”。同时,团队计划采取项目制的形式,将“西山文化带”“大运河中轴线”等首都特色自然人文风光与中国工笔画相结合,带动美术学院的学生共同参与创作。

在立足时代精神、服务于首都历史文化传承传播方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马硕认为,“西山文化带”“大运河中轴线”是北京文明繁衍的重要表征,这一文化纽带将北京的800多个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形成了如今北京的城市风貌。用工笔的形式描绘这一主题可以更好地对历史文化传承和时代审美特征进行探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境和审美范式,不能泛泛地表现这一题材,需要艺术工作者深入当地进行采风,走访当地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将艺术本体语言的继承与创新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展现时代风貌,描绘时代风气。

研究生期间马硕同学参加了“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手绘”活动,绘制“西山文化带”的《香山电话局旧址》《昌平烈士纪念碑》等作品,通过查找一张张历史图片以及实地考察拍照,使她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贡献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了作为艺术工作者应践行时代使命,以精品力作回馈人民。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工笔画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样式在新的时代会持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美术学院“中国工笔画团队”将继续根植历史传统,以科研带动教学,启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不断拓展工笔画的表现方式,推动中国工笔画事业的发展,切实服务北京的“四个中心”建设,为“十四五”时期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增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