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行到我校调研交流
7月1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王秀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一行到我校教育学院,围绕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展开深入调研与交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教育学院院长张爽、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张倩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张爽主持。
蔡春介绍了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情况,以及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蔡春引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指出,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安全、成功且幸福的生活体验,而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校园欺凌威胁学生安全,为学生打造无威胁、可信赖的成长环境,正是学校成立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的初衷,这也体现了学校教育学科作为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一流专业,在服务基础教育安全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张倩从成立背景、发展定位、主要业务、成果转化及未来展望等维度,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她着重分享了有关学生欺凌治理项目成效,以及正在推进的全国中小学同伴关系抽样调查工作的最新进展。研究中心骨干教师黄雨恒和王怀波汇报了调研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王秀江指出,国务院妇儿工委一直致力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校园欺凌防治是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命线”。首都师大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工作扎实有效,在基础研究、测评服务、决策咨询等方面已初见成果。未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将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欺凌防护网。
游森强调,校园欺凌防治是基础教育的底线工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始终将其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督导、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等举措,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强化家校社协同治理。他希望研究中心在开展测评服务、干预防治的基础上,加大对欺凌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升全社会关注度。同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助力首都师范大学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中心成为国内顶尖的学术研究高地与核心智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为全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与实践指引。
此次调研为首都师范大学在校园欺凌防治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推进全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