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人才培养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
6月6日下午,全校人才培养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在国际文化大厦二层报告厅召开。全体校领导、全校人才培养单位领导干部、学科专业负责人、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正职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曹文军主持。
会议首先由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政法学院等8家培养单位依次汇报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现有模式、主要问题和发展规划等内容。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部署人才培养工作。他指出,面临新背景新形势,学校要发挥多学科优势,克服两区办学阶段性困难,实施“首都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采取11项“一揽子”举措,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与管理机制创新。同时针对2025级新生培养工作,提出六大针对性举措,确保两区办学平稳有序、高效卓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从本科生招生、就业工作进展、“百日攻坚”重点任务三个方面部署招生与就业工作。他要求各单位要深化“一把手”工程,夯实“两个台账”,做精“三项服务”,聚焦重点难点,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观念引导,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文涛围绕如何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各单位坚持规划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攻坚克难;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推进;坚持发扬民主,开门编制规划。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要求各单位把握好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任务。
校长方复全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深刻理解新机遇新目标,从更高站位系统思考和谋划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居安思危、反躬自省,全面检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投入、良乡校区文化建设等关键要素。三是凝练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的动手实践能力”。
校党委书记曹文军充分肯定了会议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的谋划。三是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强化不折不扣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她特别强调,在“四季”叠加的关键时期,要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时刻紧绷安全稳定这根弦,全力以赴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本次会议既是对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充分检视与深入反思,也是对下一步人才培养改革的一次高位谋划和顶层设计,全校上下将以此为引领,凝心聚力、携手并肩,共同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