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童年遇上童年”甲骨文创意传播大赛顺利举办

分享

6月6日,第四届“童年遇上童年”甲骨文创意传播大赛决赛暨首师大文化产业系第十四届“创意大赛”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艺术与美育研究院协办、文学院与甲骨文研究中心承办,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并通过创新转化成果,服 务时代需求的具体举措。

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的校外嘉宾有北京舞蹈学院张朝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马晓稳、微景天下数字文化中心运营总监谭中莹、首创郎园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姚远和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盛馨艺,校内嘉宾有校团委副书记郭政、出版社副社长张加春、哲学系吴江,以及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娜、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晨、甲骨文研究中心教师莫伯峰、刘影、李爱辉,文化产业管理系教师徐海龙、郭嘉、罗赟。 

本次大赛以“AIGC技术辅助创作甲骨文文化影视动画作品”为比赛内容,汇集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的多部视频作品。杨娜为活动致辞,她表示,本次大赛通过影视动画等数字媒介创新演绎古老文字文明,探索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新路径,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式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力举措。本次活动,经评审专家的筛选后,共选出9部作品进入决赛。经过决赛现场各组选手的出色展示以及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最终《甲骨奇遇记》获得一等奖,《骨语》《白马卜辞》《祀与祸》三部作品获得二等奖,《白色小马》《甲骨留风》《甲骨小旅人》《乐活仙谷甲骨文动画片》《夸父逐日甲骨文篇》作品获得三等奖。最后,莫伯峰对大会进行总结发言,认为此次大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参赛视频作品质量普遍较为成熟优秀,并希望选手在接下来的学习创作过程中,注意细节问题的把握,在保证文化准确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能动性。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而AI技术是连接过去、创造未来的有力桥梁,是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的催化剂。在AIGC技术蓬勃兴起、深度赋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次大赛以“AIGC技术赋能甲骨文文化影像化表达”为核心特色,积极推动了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1749519495412079508.png


1749519507984069762.png


1749519520976088144.png


1749519533272041278.png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