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石语——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石刻展”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

分享

3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北京之声·博物馆联合承办的“真觉石语——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石刻展”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一层大厅举行主题展览进校园启动仪式。

本次展览以主题图片展的形式,分为“各美其美:贞石见证多元之美”“美人之美:贞石见证互鉴之美”“美美与共:贞石见证融汇之美”“天下大同:贞石见证中华之美”四个单元,通过石刻文物在北京这片土地上曾经见证的历历往昔,向大众讲述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在致辞中指出,石刻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的诸多石刻文物,既是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第一手历史材料,也是反映北京历史上诸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独特见证物。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将积极与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单位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为大众讲好北京文物故事。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仓钧提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作基础深厚,希望能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认识石刻文物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进而理解北京石刻文物所见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发展和铸牢的深刻含义。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郗志群提出,希望以本次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主题展览进首师大校园为基础,让大众从后续更多的文物主题展览中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理解中华之美。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志愿讲解团的三位志愿者讲解员张淑君、张培红、严伟作为代表,就展览中的具体石刻文物的独特表现力和内在价值作了更有针对性的讲解。随后,在场的老师和30多位同学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八位讲解员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此外还有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处长沙海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金伶、北京广播集团有限公司动听调频分公司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负责人罗琪、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放部主任董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闫霞等出席了本次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了本次博物馆展览进校园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北京地区墓志的收藏与保护研究”团队参与了本次策展。


1679896188096056822.jpg


1679896159261086291.jpg


1679896170262080772.jpg



顶部